102.3.26 小語團專輔劉振中老師國語教學之觀課討論筆記--慧茹

 

.慧茹的觀後思考

()為什麼一開始要用指定組別與段落來進行討論?

()學生似乎不太能進入「摘要」策略…..

()學生回答問題時,多半照著課文文句唸….

()最後四人一組一起起立回答時,他們似乎沒有共同的答案,變成一人回答,三人陪站….

()最後振中老師詢問學生的「讀了這一課,你還想知道甚麼?」,學生的回答讓慧茹非常驚艷

     1. A生「我想知道兵馬俑是怎麼做的?」

     2. B生「我想知道秦始皇為什麼要做兵馬俑?」

     3. C生「我想知道除了課本上講的這些,還有很多兵馬俑嗎?」

 

.振中老師的解釋

()指定組別與段落進行討論是因為受限於時間。

()振中老師澄清,因為課前他發現該班學生不太會「摘要」策略,所以整個班的氣氛有點縮掉,他覺得很可惜,礙於時間沒機會多做指導,所以調整問問題的方式及用字精準

     : 「這一段,你在精簡之後,發現甚麼….à這樣的問句可能指令太大,範圍太空,學生就縮掉了,如果改成問學生「這一段,發生甚麼事情?....」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與討論。

 

.文生校長的補充

()善用「破冰與增溫」技巧

     用別人的班級來進行教學,一開始一定要用一些「破冰與增溫」的技巧,來緩和氣氛,才有利教學的順利進行。

()問問題的層次與鋪陳

    問問題時,一開始要問簡單的問題,即便你知道這是學生都已經會的問題。先用簡單的問題去

鋪陳,太難的問題不要馬上出現,這樣的鋪陳,大概要佔一堂課前面的5~10分鐘。

() 有關這堂課的伸展跳躍題,如何設計?

     舉例:為什麼秦始皇在歷史上被稱為暴君?

 

.慧茹與文生校長、春男校長討論後的重點

   ()對於「一開始要用指定組別與段落來進行討論」,這是限於這次教學觀摩,為濃縮形式的呈現

不得已為之,若是自己的班,在時間許可下,可以試著讓各組充分討論。

   ()雖然一開始學生有「縮起來」的感覺,但整體而言的脈絡和架構是好的。

     慧茹曾問文生校長說,學生最後提出的那些問題,非常棒(指上述A.B.C三生)……. 是不是把這

些問題提到前面來問,學生就能很快地進入討論的狀況?

     文生校長答: 妳不能這樣片面地去搬,他的設計是有整體架構的!

   ()文生校長認為最珍貴的部分是「in body」,就是振中老師已經有將學習共同體的精神「in body

     進他的教學中,這對很多老師來講是很難的;換句話說,我們要的,不是老師立即能夠copy

誰誰誰的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,就算是教得很好,而是要珍視這個老師「自己跟自己比較」的

轉變

 

振中回應

 

回應前先說明,這是借用別人班級進行的一場教學。

1.分配組別尋找段落重點的教學活動是見仁見智,且可以彈性運用的。

我在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先整體瞭解後,切入第三段進行內容深究與形式深究,最後再回到整體。前面段落重點部分無法進行太久,所以彈性調整,機動的在示範第一段後,讓學生分組找出2-5段的重點,屬權宜措施。

即使在自己的班級教學,全班每段都做也未必需要,視當節教學重點決定。另外,倘若此類活動學生從未操作過,可以放慢速度,逐段練習,倘若曾有經驗,即使是自己班級,分組實施也無妨。

 

2.雖然學生不熟悉摘要策略,但是本節教學演示課我希望同時兼顧另一重點---第三段的深究,所以無法將太多時間都專注在摘要段落重點。

事實上當天第一段雖然學生不熟悉,但是操作過後,2-5段摘取重點、關鍵字都算相當順利。

 

3.有關「學生回答問題時,多半照著課文文句唸」

回答問題照文本念有時是必要的,尤其要找文本證據時,更需要照文本念。至於解釋部分,我希望學生能用自己理解方式回答,但是這班級任老師的模式就是每課都要在預習時抄下語詞解釋,也要求我提供南一版的生字語詞簿供學生抄寫。我只是借班教學,所以不方便干涉原班老師的教學模式。

我調整原班模式部分有:朗讀語氣、討論方式、回答時的完整用語、座位調整等,至於語詞解釋部分,尊重原班老師

 

4. 有關「最後四人一組一起起立回答時,他們似乎沒有共同的答案,變成一人回答,三人陪站….

教學時我參與這組的討論,雖然時間不足,無法讓學生充分討論,但是其他三人不主動補充,實屬當時困境。最後受限於演示時間,加上其他組有人補充,所以無法進一步邀請其他三人回答,就讓教學自動進行下去。此為當時一念之間決定。

 

5. 有關最後詢問學生的「讀了這一課,你想知道甚麼?」

此為我的預習單上問題,屬KWLQ策略,已知(K)、想知(W)、學會什麼(L)、還想知道什麼(Q),因為當時將此設定在綜合活動的延伸學習,所以放在後面,引導學生課後自主延伸學習

當然,我也常將學生提問放在引起動機部分導入主題,只是本節課我在開頭有其他規劃,所以決定將「還想知道什麼」放在延伸學習部分。因此,我下課前說:「你們這些問題都是好問題,下課之後,現在資訊發達都可以查得到,上課並不是只有在課堂上上課,下了課之後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發掘,自己去發現,自己去尋找答案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ng119 的頭像
    jong119

    中愛一生‧劉振中‧漸凍健動中

    jong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